化清水為雞湯 有情入味的新小吃|芳月亭食堂 林鉦凱
青年行動事蹟
發布時間:2024.02.20
短暫熄燈一年,60多年老字號芳月亭再出發,第四代林鉦凱與妻子黃聖惠攜手再度點亮老招牌,昔日宴會餐廳轉型新型態小吃,從8歲到88歲都愛吃的老味道,再度復活!
踏入芳月亭,雙囍霓虹燈再次亮起,喚醒老彰化人快淹覆在歲月裡的記憶——這裡曾是那麼美好,人們在這裡志得意滿地慶祝,喜受酒酣耳熱的祝福,在輕脆碰杯的儀式動作裡,層層疊加情誼……本以為老店會就此消逝。沒想到,在熄燈1年後,芳月亭舊瓶裝新酒,把老味道新詮釋,成為這個世代年輕人也能愛上的菜。
創立於1960年的芳月亭,最早是在彰化火車站賣排骨飯,由於小店登記的電話號碼是45號,久賣便成老客人口中的「45番食堂」,小店傳至第二代人,遷移到中正路與成功路交叉口的現址,改賣起臺菜與日本料理。
在第三代的努力下,食堂從8坪大小慢慢發展成為連6棟店面的大餐廳,至2003年左右的樓地板面積已逾百坪,是彰化市內數一數二的宴客會館。
林鉦凱從小在餐廳玩大,印象最深刻是每年家族聚會,地點固定都在自家餐廳,那擠滿3層樓的100多位親戚,那種親暱、溫暖的感受,彷彿至今還圍繞在身旁——當家族表決要結束營業時,他內心無法接受,也不想接受。
在城市擴張下,老店的生存空間被新事物不停擠壓,昔日蔚為氣派的尺度放在今日新的度量衡上,像快速抽高的孩子還穿著去年的新衣,難掩捉襟見肘的窘迫。 身為第四代的林鉦凱深知,要為老店續命已是不可能,然而他又難過三代相傳的招牌就此消失。在熄燈的瞬間,他看見阿嬤眼底逐漸黯淡的光,他下意識呢喃:「我會開回來。」在心底刻下承諾。
林鉦凱對料理抱持濃厚興趣,除了從小在家幫忙外,父親更鼓勵他到不同餐廳去歷練、磨手藝。「退伍後我沒有馬上回家,而是先到台中四季彩日本料理,後來又去台南大億麗緻酒店(已歇業),一直到家裡缺人手,父親才把我叫回來。」
儘管練就一身功夫,但林鉦凱深知在日益淺碟化的飲食消費市場,要和年輕族群溝通老台菜,簡直是拿四書五經唸給孩子聽;再出發,他的第一步是「簡化」, 把長長菜單從頭讀到尾、再從尾讀到頭,挑出最有代表意義的菜餚,成為他說故事的原點。
「挑菜,難在除了要是必點的招牌菜外,同時又要符合現代人的接受度,最好是放諸三餐皆想吃的料理……」思來想去,他偏頭眼角餘光瞥見牆上貼的一張泛黃 剪報,那是2001年的報導,標題寫道:芳月亭炸粿,小菜立大功。——短短兩句話激靈了他,「就是這個了!」。
在芳月亭,所謂炸粿不是炸甜粿或是炸蚵嗲,而是林鉦凱的爸爸 林義章所研發的獨門料理,用的是台式菜頭粿(蘿蔔糕),裹上日式天婦羅麵衣,下油鍋炸成的一道菜,那比老皮嫩肉更加外酥內嫩、更加炙熱的口感,是當年來客必吃的料理,也是芳月亭與眾不同的頭盤小菜,被視為餐廳的「門面菜」。
林鉦凱不選奢華金貴的燉湯當主打,而是以看似普通的蘿蔔糕做文章,因為「它看起來最平凡,但做工卻是最麻煩」,最能展現芳月亭化清水為雞湯的料理本事。
從菜單到空間,林鉦凱全心投入再造老店,「我們把自己重新定義為小吃攤,希望年輕人可以無壓力地走進來。」為此,他拆掉以前養活海鮮的水族箱,重新打造舒適的內用空間,並借鏡咖啡館的吧台設計,拉近與客人互動聊天的距離;此外,他從倉庫挖出許多時間寶物:老燈具、櫃檯燈、雙喜霓虹燈、字畫對聯等等,那新舊融合的巧思以老店文化為媒介,既保留老客人的思念,也打開新客人的好奇心。
疫情期間,取消內用的防疫政策,衝擊餐飲業,林鉦凱反倒保持正向樂觀心態,當成是校正缺失的好機會。「少有人第一次創業就成功,疫情幫助我們重新檢視菜單,增加更多適合外帶的品項與口味,像是蔥油雞腿飯、炙燒牛肉丼、唐揚雞丼飯,以及冷泡茶、冬瓜茶等適合佐炸物的飲料。」此外,他也向速食店學習,在三角窗店面增加外帶窗口設計,方便外送員取餐,而這個設計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大效用,讓他能順利度過嚴峻時刻的關鍵之一。
去年疫情趨緩,他也在「旅庫彰化」的號召下,聯合港灣溜魚文化工作室、正彰化肉圓、楊家香肉鬆、小艾人文背包客棧……等店家或品牌,共同推動彰化飲食文化餐桌體驗「芳月宴」,而同時也加入「彰化旅行+」群組,投入在地串連的行列。
回想起老店歇業1年再開幕的那刻,緊張的感覺仍然留在記憶裡,「我爸一開始很不贊成,與其說不看好,更不如說是擔心,怕我們失敗。那時他為了激勵我,總是提出很多反駁的意見,甚至潑我冷水……」如今,林鉦凱的父親卻成為小店的最佳應援與外送員,「他現在每天很樂在其中幫我們外送,只要看到我打來的電話,接起來就說:車行你好!」一旦生意忙不過來,林鉦凱內心知道,永遠有 一支救火專線在背後挺他。
因為這家店,兩代之間更靠近了。 林鉦凱認為老店的意義不只在傳承味道,更重要的是,把人與人之間珍貴深刻的情誼也保存下來。
分享